中医六纲辨证里的“太阳病”

平时说到生病,我们会说,谁谁谁“发烧了”,或者“感冒”,“咳嗽”了……发烧,感冒,咳嗽,这些是最朴实的,最日常的一种对病的认识和归类。有人认为,发烧了就要吃退烧药,咳嗽了要吃止咳药。这个思路就是根据病名分类,然后找出对应的药物。

这样吃药的成功率有多大呢?大概就跟乱枪打鸟差不多大——打中了算是运气好,打不中,伤到自己也是很有可能的。

学了一点中医的小伙伴,可能对疾病的分类会更详细,更接近根本原因。比如,我们会知道,有的感冒是受寒,有的感冒是积食,有的感冒是受寒加积食,还有其他的。知道这些,我们已经与完全的小白拉开一大截距离了。

但真的想处理生活中孩子常见的生病,光是受寒,积食,受寒加积食这几个很模糊的概念,还不足以真的做到知己知彼,也没法指导我们用药处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精确的体系来帮助我们,把生病这个事儿搞得更清楚:到底病在哪儿,到底敌我力量对比是个什么局势,到底应该从哪儿下手给身体帮忙?

于是今天要引入一个很高端上档次的体系——六纲辨证。看到这儿先别走,因为表里,寒热,虚实等基础概念,咱们之前都是讲过了的。六纲辨证就是把这些概念,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出现了六种情况: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而这六种情况,就能囊括几乎所有的生病种类。

六纲辨证

我们能遇到的病,再奇怪也不会超出这六种情况(或者这六种情况的组合)。如果你吃透了它们六个,就能搞明白所有所有的问题(当然这六种情况没有那么容易掌握)。今天先讲太阳病。

太阳病

太阳病的概念:邪气在表,正气强,正邪斗争比较激烈。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打喷嚏,鼻涕鼻塞,怕冷,咳嗽,发烧,头痛等。纯粹的太阳病基本上就是经常说的风寒感冒,用太阳病这个术语,我们就可以更精确地理解生病背后的原理,也就是病机。

人体有邪气侵犯,就像有敌人入侵,首先就是在体表抗邪,就是在边境线上开始打仗。我方是正气,敌方是邪气,那么打仗这个现象就是生病的各种症状,症状越明显,就是打仗越激烈。打仗激烈的条件是:正方很强,敌方也很强,或者说敌方很强时我方仍然很强,这仗才能猛烈打起来。理解到这点,就能理解到“受寒高烧”是什么意思了。

高烧是人体在剧烈与病邪作斗争的表现。受寒比较重,人的正气很强,气血被大量地调集到体表打仗,气血调集得越多越充分,体温越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战场上,两方大部队声势浩大杀得昏天黑地的样子。

高烧

如果邪气很弱,对方只有一点小兵小卒,还没打起来就缴械了,那是发不起来高烧的。如果我们自身不够强大,没有那么多气血可以聚集起来升高体温,也是发不起高烧的。

除了高烧之外,明显的怕冷,打喷嚏,鼻涕鼻塞,头痛,剧烈的咳嗽,都是身体正在激烈对抗病邪的一种形式。

太阳病与少阴病的区别

表实热的太阳病与表虚寒的少阴病,同样都是邪气在表,区别就看人体正气是否强,斗争是否剧烈。

你可以想象成夫妻吵架,同样是吵架,有的人性格暴烈,扯着大嗓门吼得震天响,还拍桌子摔碗,搞得全世界都听得见动静。有的就是冷暴力,俩人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互相不说话,一憋就是一个礼拜。这就是风格的不同。在身体对抗疾病的表现上,偏阳的偏剧烈的,是太阳病,偏阴的偏压抑的,是少阴病。少阴病就正气弱,仗打不起来,所以没有高烧,一般都是低烧。可能会出现冷汗,困倦,体温低等正气不足的表现。

小孩子正在高速的生长发育期,心率呼吸都快,遇到外邪,这个战争表现也快也激烈,所以小孩子,在表证情况下,一般是太阳病居多。当然小孩子也有少阴病。许多小孩受寒高烧的,输液后或者低烧,或者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全身摸着发凉,比如有的孩子输液后“体温36℃度,室温32℃,还要给她穿长袖才行”,多半就是少阴病,正气已经不足的表现。

太阳病的受寒发烧,可以发汗

太阳病的受寒发烧

体表受到寒气入侵后,身体为了排出寒邪,会调动身体大量气血到体表,升高体温,让自己发热发汗,当汗发出去的时候,寒气也会顺带着被推出去。所以,顺应身体处理问题的方向,治疗太阳病的基本思路就是汗法。轻微出点儿汗,病就好了。

当我们的身体和病邪打仗时,在中医看,首先是要看清局势,然后帮我们的身体打败敌人。如果单纯是想让这场仗(发烧的症状)停下来,比如扔个原子弹下去,仗是不用打了,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很不划算的治疗,不是中医思维。有些孩子发烧后挂水用抗生素,烧退了脾胃却受损,就是这个道理。

太阳病的发汗,用任何途径都可以,不一定要吃药。发汗的方式还有很多,艾灸泡脚、小儿推拿等等,找一个适合的就行。

太阳病的病势气血往上往外(就是往表)排邪气,只有处于这种病势时才能顺势而为,帮助发汗。少阳阳明病就不行了,发汗会起反作用。曾有报道某国学班夏令营小孩高烧,老师一直给捂汗,多天烧不退,然后送西医,最后小孩没救回来。真不是发烧就能发汗的,太阳、阳明、少阳都会发烧,而太阳病才能发汗。

帮助发汗的常见家庭处理有:

艾叶煮水泡脚

艾叶抓一把煮10分钟即可。泡脚到微汗即可,尤其老人和小孩不能出大汗。并可加上用艾条灸大椎。如果身痛、头痛,加上内服生姜红糖水效果更佳。

葱白淡豆豉

即葱豉汤,淡豆豉加水1200毫升,小火煮55分钟,之后放入葱白2—3段,再煮五分钟,后得水90—150毫升。分三次服用。可以加红糖。1岁左右淡豆豉可以用10克,2岁左右用15克,3岁以上可以用20克。

生姜红糖水

生姜要用老姜,切片,四五岁小儿一般用量10—20克,大人用量20—50克左右,可以根据病情调整。红糖用量与生姜差不多即可,不要太甜。红糖最好使用未经深加工的那种,超市买的深加工红糖粉效果差一些,也可以用。

生姜与红糖一起加水烧开,水开后小火熬20分钟(与炖排骨汤一个道理),大人的话得450—600毫升药汤,小孩的话得300—450毫升,一天内分三次喝完。加水量一般是2—3倍,可以自己摸索,不需要太精确。

补充讨论:

怕冷,为什么是表实热的太阳病证?

如果单独怕冷这一个证据,是没法区分太阳和其他阴证的,都要结合所有证据综合看。

如果怕冷,同时发烧(可能还烧得挺高),这一般提示在表的抗邪很剧烈,可以大概率算成太阳的证据。如果怕冷,手脚冰凉,不怎么发烧,一般提示在身体的表抗邪不剧烈,可以算成少阴的证据。所以,我们要注意,孤证不立,不要做死板的一一对应,要全面的看问题。

怕冷,如何观察?

小孩子在怕冷的时候,一般会蜷缩着身体,或者老是要贴着妈妈的身体取暖,或者睡觉的时候要扯被子盖,等等。

是不是发高烧就一定是太阳?低烧不一定少阴?

可以这么理解,针对太阳和少阴判断的情况的话。

正气足可理解为身体体质好么?

可以。小孩的正气是动态的,体质再好,如果输液抗生素不停打压,也会出现正气暂时不足;当然体质好的,恢复也快。

那平常能怎么保健,保证孩子正气足呢?

不帮倒忙是第一步。保健的话,比较简单,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睡觉,好好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收藏/分享本篇文章:
本文来自小编搜集整理,不代表健康驱动力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jkqdl.com/626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