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的药材性状、主治功效
【来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及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地榆主产东北、西北、华北、贵州等地。长叶地榆主产华东、江西等地。春季植株将返青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根茎及细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地榆原植物
地榆中药材
【药材性状】地榆:根呈圆柱形或不规则纺锤形,略弯曲,长5~20厘米,直径0.3~2厘米。表面棕色至暗棕紫色,粗糙,具纵皱纹。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涩。长叶地榆: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着生于短粗的根茎上,长约至2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紫棕色,有细纵皱纹及横裂纹。质坚韧,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黄色或棕色絮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涩。均以条粗、质硬、断面色红者为佳。
【化学成分】地榆根含地榆甙I0.77%及Ⅱ0.0139%。另含地榆皂甙A、B、E,鞣质8.2%~14.5%及游离的没食子酸和鞣花酸。
【主治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用于便血,血痢,痔疮出血,尿血,崩漏,痛肿疮毒,烧伤,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