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喂养对宝宝有哪些潜在影响?

准妈妈们在给孩子准备东西时,基本都会准备一个奶瓶,这几乎成为一个标配了。在我学习母乳喂养知识之前,我也认为奶瓶是所有宝宝们都会用,且必须用的,没有其它选择。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奶瓶并非绝对不能用,但它给宝宝带来的潜在影响每个妈妈都需要了解。

奶瓶喂养会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越来越多的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使用奶瓶,其实很多家长都想着只是暂时过渡一下,但这个“暂时”的举动,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干扰妈妈早期正常泌乳的建立

早期奶瓶的介入,会干扰妈妈正常泌乳的建立,因为产后的初乳本身量就比较少,并且需要宝宝的不断吸吮来获得,TA可能需要连续吸吮几下,才能吃到乳汁。

妈妈千万不要因此心疼就直接给奶瓶了,这样的吸吮对小家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吃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TA需要协调吸吮-吞咽-呼吸的节奏,而初乳的少量和黏稠正好给了TA们学习和练习的机会,练习的同时,也会刺激妈妈分泌更多的泌乳素和催产素,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来促进母乳喂养的建立。

妈妈正常泌乳的建立

如果这时加入奶瓶,宝宝一吸就有奶,谁还会愿意去努力呢?

更容易出现异常的「协调吸吮-吞咽-呼吸(SSB)」吸吮模式

一项对健康足月新生儿从出生到10周龄之间的吸吮模式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健康足月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以正常的SSB的吸吮模式开始,在研究期间观察到171次喂养中有23例(14%)异常,148例正常(86%)。在观察的所有婴儿中,其中三分之一的婴儿在10周龄前出现一次或多次SSB的模式异常,奶瓶喂养的婴儿中更常见。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宝宝吸吮妈妈乳房时,宝宝的吸吮会刺激妈妈分泌催产素,从而诱发喷乳反射,乳汁喷出,流速增快,而催产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每一次哺乳可能会有多个喷乳反射,这就意味着整个哺乳过程中,乳汁的流速不是匀速的,良好的SSB的模式就表现为有节律的阵发吸吮和间歇性暂停,以利于呼吸。

母乳喂养

而在奶瓶喂养时,奶的流速取决于奶孔的大小、配方奶的浓度和奶瓶的内部压力。当婴儿停止吮吸时,瓶内液体仍保持连续,婴儿被迫吞咽,从而扰乱呼吸节奏,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能适应这种不断流动的吮吸技能。

所以,与母乳喂养的婴儿相比,奶瓶喂养的婴儿在协调吮吸、吞咽和呼吸方面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性,呼吸节律也更容易被打乱。

吸吮模式的不同

不论是母乳亲喂还是奶瓶喂养,宝宝的舌头在吸吮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宝宝从妈妈身上吃奶时,TA的舌头是呈“波浪式有节律的蠕动”,在奶瓶喂养时,TA的舌头是上下移动,类似“活塞样”。

此外,妈妈乳头有弹性,在吃奶的过程中,它被拉伸为静息时的两倍,对于宝宝来说它更有“可塑性”。

由于不同的吸吮模式,当新生儿及早接触奶瓶时,会让TA熟悉吃奶瓶的模式,在转到乳房上时在乳房和奶嘴间不断切换吸吮模式,从而增加乳头混淆的风险,进而影响亲喂时乳汁的有效转移。

研究发现,当母乳喂养建立4-6周后,宝宝可以在两种模式中切换的。

瓶喂比亲喂更容易增加体重

一项对婴儿从出生到1岁的体重跟踪研究中发现,与纯母乳亲喂的婴儿相比,瓶喂母乳和瓶喂奶粉的婴儿每月分别增加了 71g和 89g。该研究得出,体重增加与母乳喂养比例呈负相关,但在主要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中,体重的增加与奶瓶喂养比例呈正相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瓶喂可能会吃进去更多的奶。

奶瓶喂养对宝宝有哪些潜在影响

奶瓶喂养母乳时,婴儿在整个喂养过程中更有可能是被动的,吃奶的时间和吃奶的量更多的是由带养者来决定,他们往往希望宝宝把奶瓶中的奶尽可能的喝完,但这样会影响Ta们自我调节食量的能力。而亲喂的宝宝们每次哺乳期间乳汁的味道和营养含量的变化,由前奶的乳糖含量高变为后奶的脂肪含量高,也可能是Ta们停止哺乳的生理信号。

所以,在整个喂养过程中,吃多少是由宝宝们来决定的,Ta们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生长需求来吃奶的, 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数字和奶瓶上的刻度。

妈妈们可以怎么做?

我们了解了母乳亲喂和奶瓶喂养的不同以及早期使用对宝宝的影响,但绝不是要告诉妈妈们,刚出生的宝宝一定不能使用奶瓶,毕竟纯母乳喂养不是所有妈妈都能顺利进行的。

妈妈与宝宝

但我相信,通过这篇文章,准妈妈们至少知道,奶瓶并不是每个新生儿的必需品,即便可能在早期不得不使用时,我们对新生儿宝宝吃奶时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也帮助了我们在喂养的过程中做到真正的“看见”和“看懂”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小人儿,即使在新生儿阶段使用奶瓶时,也会从盲目变得更加谨慎和科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收藏/分享本篇文章:
本文来自小编搜集整理,不代表健康驱动力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jkqdl.com/827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