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挑食会有什么后果?

小时候只要我们不爱吃某个食物,总有个大人会跳出来和我们说:

“好孩子不挑食”

“挑食的孩子不长个”

“别剩下食物,赶紧吃”

“吃这个对身体好,你看我就吃”

咱先不说以上这些内容是否正确,但你是否发现好像挑食这个话题永远围绕着孩子,那成年人呢?成年人也会挑食,只不过成年人有更多的食物选择权,只会挑自己爱吃的食物罢了。

然而成年人挑食的话会有什么后果?这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成年人挑食和孩子挑食有什么区别?今天的推送就围绕着以上的内容来谈谈成年人的世界。

*注:本文把“挑食”定义为因为个人喜好、习惯、信仰等因素而在某一个阶段故意不吃某个或者某类食物。在这里“挑食”属于一个中性词,无任何褒义或贬义。

*注2: 本文不鼓励食物浪费。如果你不爱吃某个食物,那么干脆不要去选购。

1,成年人挑食会不会营养不良?

不一定,这要分是不吃某一个食物还是某一类食物。如果是前者,造成营养不良的几率非常低;但是如果是杜绝一类食物的话,那么就要考虑营养不良的风险了。当然,这个也不仅限于成年人,儿童也一样。

01,食物分类

我们可以把不同的食物根据它们的营养价值分成几个大类。例如水果蔬菜、主食、蛋白质类食物(里面还细分了肉类、海鲜、豆类、乳制品等)、油、甜点等。这每一组食物都含有不同的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同组类的食物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不同的宏量营养素。

比如:

水果:碳水化合物(以果糖为主,还有一些膳食纤维)

蔬菜:碳水化合物(以膳食纤维为主)

蔬菜瓜果

主食: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全谷类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米饭主食

蛋白质类食物:蛋白质、脂肪;部分豆类还会提供一些碳水化合物

油:脂肪

油脂丰富的肉排

甜点:碳水化合物(以快糖为主,部分还含有脂肪)

如果你只是不爱吃某一类的其中一个食物 (例如不爱吃萝卜但是爱吃黄瓜)那么你依然可以从其他蔬菜里面摄取类似的营养素。

但是如果你各种蔬菜都不吃,那么就会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的几率。长期下来就会导致一些临床症状,例如便秘

02,可以用营养补充剂弥补不吃的食物吗?

有些人因为文化或信仰等相关因素不吃某一类食物。例如全素食者就不吃任何和动物相关的食物,包括肉、蛋、乳制品等。

为了减少这类人群营养不良的几率以及确保ta们蛋白质的摄取,营养师们的确会推荐一些营养补充剂(例如维生素B12、铁、植物蛋白粉等)。不过吃真正的食物和吃营养补充剂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在我们吃食物的时候,我们会摄取不同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之间也有着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很多营养素同时摄取会让它们更好的在一起工作。然而这种协同效应是单纯的吃营养补充剂无法达到的。所以补充剂只是在无法摄取普通食物后才会选择的方案。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当你不吃某一类食物的时候,就要考虑咨询一下医护人员,看看是否可以调整饮食或者选用营养补充剂了。

03,营养师会要求吃不喜欢的食物吗?

有些人很抗拒去咨询营养师或者医生,就是担心对方让ta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如果你有这种担忧的话,我只想说“你想太多了”。

一名合格的营养师应该从顾客/患者的角度出发,根据对方的情况来给出相关的营养建议。并且对于一位健康的人来说,没有任何食物是一定要吃也更没有什么食物是一定不能吃的。

营养师当然会鼓励对方尝试新的饮食方式或者食物,但是这些改变都是需要时间,并且这一切过程都是需要在尊重对方的饮食喜好和习惯下进行的。毕竟强扭的瓜不甜是不是。这也是为什么注册营养师们非常非常非常少给饮食食谱,毕竟不了解对方情况就给食谱,你咋知道对方喜欢吃啥?

04,知道自己爱吃啥是好事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你真的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并能说出原因的话,这何尝也不是一件好事?

营养学的其中一个概念叫做“正念饮食”。简单来说就是接受自己的食物选择,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去感受食物的口感、质感,享受食物等。

然而如果你真的想接受自己的选择,那么第一步当然就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去选它了呀。在当你了解你选择一个食物的原因的时候,也更好的根据这些原因去做一些饮食改变。

这样听起来,这个概念好像有点模糊是不是?没关系,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说小兰想减肥。她每天下午4点都点外卖吃草莓蛋糕的习惯。她明明知道自己不需要这些多余的糖和脂肪,可是就是想吃。直到有一天她发现竟然吃草莓干、新鲜草莓、草莓果汁、草莓饼干她依然都可以很开心。因此想吃草莓蛋糕貌似不是因为蛋糕本身,而单纯的是因为小兰爱吃草莓。

从那以后,小兰就各种草莓味的食物换着吃,不仅有了满足感、增加了食物摄取的丰富度、还减少了一些糖和脂肪的摄取。当然,这个例子简化了饮食习惯的这件事情。除了爱吃草莓味的食物以外,小兰也许爱吃草莓蛋糕是因为蛋糕的口感、最近这家商店打折、每天同事也都吃甜点、单纯的馋了等等理由。

不过无论理由是什么,更好了解自己的饮食喜好,才能更简单的去做一些调整。

05,为什么孩子挑食是“坏事”?

在这篇科普里,我们把“挑食”定义为“因为个人喜好、习惯、信仰等因素而在某一个阶段故意不吃某个或者某类食物”。

如果孩子可以直接了断的说出来ta不喜欢吃这个食物的原因,家长或者营养师们依然可以帮助做一些饮食上的调整。毕竟无论年龄,知道自己的喜好和目标都是好事。

但是有的时候孩子也许单纯是不了解这个食物(比如没有接触过,所以就不想尝试),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比如别人说不好吃就跟风觉得它不好吃),或者有着逆反心理(比如“你让我吃,那我就偏偏不吃)。

以上情况也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但只是说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些事情发生的几率也许会更高一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起一个引导的作用:给孩子制造不同的机会去了解、体验、感受这个食物。

如果什么方式都尝试了,孩子还是不喜欢吃,那也许还可以在这一系列的实验里总结出一些经验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饮食喜好。比如说一个孩子不喜欢吃苹果泥,那么父母可以给孩子尝试其他格式的苹果,例如:新鲜的苹果、苹果派、苹果干。如果孩子可以接受不同格式但是只是不吃苹果泥的话,那么问题也许出现在了“泥”这个格式上,而并非苹果本身。

06,了解饮食偏好的原因

说实话,谁还不有个个人喜好和习惯。挑食其实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咱得知道原因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如果你只是挑几个食物,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同类食物里面有没有营养价值类似的。但是如果你是挑一整类食物的话,那就要考虑下营养不良的风险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收藏/分享本篇文章:
本文来自小编搜集整理,不代表健康驱动力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jkqdl.com/606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