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可和中润肠,清热化痰,利尿通便,解毒透疹,消油腻。用于热痰咳嗽,心胃有热,烦热口渴,小便不利,大便不畅。也就是说适合偏热体质或者出现热症的人食用:比如大便秘结,咳嗽痰黄等等。竹笋还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
那偏寒体质的人喜欢吃笋怎么办呢?因着是食材,我们可以通过烹饪方式来去除竹笋的寒性,让竹笋适合大多数人食用。还是啰嗦一句:体质偏寒的,素来就有腰酸脚软,胃溃疡,尿路结石,骨质疏松的人,不宜多吃,少吃一点尝尝鲜即可。
说起烹饪方式,竹笋制作的菜肴种类非常多,可煮,可炒,可凉拌,可配肥肉,烧鸭,鲫鱼,酸菜,腌制成泡椒酸笋也是让人口水哗啦啦的流。大竹笋切片,在阳光下晒干,做成笋干,去掉了一部分寒气。
新鲜竹笋去寒气的方法是,先切好,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然后加上生姜片,用生姜的辛辣来中和鲜笋的寒气,然后再继续做成自己想要做的菜式。还可以在明火油锅里炒竹笋。炒法也是中药炮制里面常用的方法,用来增强药效,缓和或改变药性,减少刺激等。比如炒山楂,炒栀子,炒苍耳子等。
同理,如果其他食材偏寒些,我们在烹饪时则可以在锅里炒,炒久些,炒香些。都说一个好中医,肯定也是个好厨师。而一个好厨师呢,学起中医来,也是能更好地对接。所以,为什么妈妈们更能够理解中医,我估计这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