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二的中医学生。大一结束时,我一个初中同学来找我,非请我帮他治一治他的毛病。本来我那时学艺尚未入门,但拗不过他一直找我,就只好对他进行了线上问诊。
他说他因为小腹胀痛去医院看病,医生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但仅一周时间,就花了一万多的诊疗费。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西医给出的诊断是前列腺炎。
但是在我问诊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所有症状都是气血不足的虚症,比如舌体胖大,苔薄白,小便后有前列腺液流出(我认为这是肾失封藏之力的结果),极易出汗,大便也不成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一派虚象,又为何会出现小腹的胀痛呢?
到了傍晚,他又开始痛了,赶紧线上联系我,终于让我无意间找出了问题的关键!他的描述是坠胀的痛感,我一看到“坠胀”这个词,瞬间就明白了他疼痛的缘由——这不就是中气下陷引起的膀胱下坠吗?!
他还说,几个月之前曾出现过胃下垂。根据这些,我基本肯定了我的思路,给他开了中医经典的补中益气丸,让他自己到药房或者网上买药。
仅一周时间,他的疼痛就消失了,之后我让他再服用一周的药进行巩固,至今他所谓的前列腺炎就再没犯过!这个案例让初学中医的我,亲眼见证了中医的神奇疗效!
医案评析:
中医的整体辨证,比任何仪器都要准确,都要全面,都要有效。这个观点,我们学中医的,谨记。
不管遇到什么病,都别被西医的病名带跑偏。比如这个案子,西医说是前列腺炎,但在中医里,这个根本和前列腺无关。人家没有发炎,人家好好的。
中医治病,一定是四诊合参。这个病人,正如作者所说,一派气血不足的虚证。当气血不足时,中气就会下陷,那么中气的托举脏腑之力就会减弱,从而出现脏腑下垂的现象。常见的有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而小腹里出现的坠胀感,也是气陷后,腹中脏腑下垂的表现。之所以傍晚时比较明显,是因为傍晚的5点~7点是肾经运行时,肾气不足,症状就会更重。
补中益气丸为补益剂,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辄气喘、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临床上常用于素日少气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者;脾胃气虚、身热多汗或素体气虚、久热不愈,以及气虚外感、身热不退者,亦可酌情使用;现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肝炎、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症。
中医治本,抓住根本四两拨千斤。此案甚好,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