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当属夏季的太阳,阳气最足,所以夏天是祛湿祛寒,反补阳气的最佳时节。如果为了躲开夏天的热情,每天窝在房间里空调冷饮西瓜,那真真就是辜负了大自然的一番美意了。
我们的背后正中线,就是人体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督脉。督脉是所有阳气之会,阳气在运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阳气就像河流,最后会流到大海。督脉就像大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顾称“阳脉之海”。所以经常晒晒后背,可以加速我们身体补充阳气,把身体里陈的寒湿痰湿垃圾给排出去。
当然,晒太阳的同时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凡事太过即成伤。夏天晒太阳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晒太阳时间根据自身承受能力而定。
每个人体质承受能力不同,如果晒太阳出太多汗损失了津液,反而容易造成另一种损耗。由于夏季太过炎热,尤其是三伏天晒太阳建议选择太阳不太强烈的时间段,比如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之后。晒太阳一般晒至微微出汗即可,不用强求时间长短。
2. 做好防晒。
晒太阳的同时也需要做好脸部,后颈等薄弱处皮肤的防晒护理,防止晒伤和光过敏。
3. 避免中暑。
如果在晒太阳的时候出现头晕、眩晕、恶心等症状,那提示你可能中暑了,此时切不可硬撑,应该找个通风阴凉的树阴休息至身体恢复正常。同时,刚晒好太阳也不可以直接进去风大或者太冷的地方,比如空调房,以免冷热交替发生中暑。
4.体质燥热的,晒晒初升的太阳即可。
如果是体质容易燥热的,就喜欢待在凉爽的环境。那就早起一点,找个阴凉些的地方,斑驳的树荫下,稍微晒晒初升的太阳即可。
总之,晒太阳时,应该是以自己觉得舒服为准,如果明显觉得很热很晒受不了,或者出了很多汗,那就别硬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