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收”为主的秋季健康调养原则

进入秋季后,天气变化快,气温逐渐变凉了。对于孩子来说,秋天的印象是五谷丰登,是秋高气爽,是果实累累,是北雁南飞……当然,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中秋节。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定是要吃得丰盛些的,餐桌上是秋后的螃蟹,是庆祝团圆的鸡鸭鱼肉,是饭后做甜点的桂花糕、月饼,还有秋季特供的时令水果,柚子、雪梨……面对种种美食,在秋天我们要怎样养护自己的身体?

秋天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调理十分合适。

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地过渡。用到一天之中就是:早晨太阳慢慢升起,这时是阴气渐衰,阳气渐升的过程;到正午,太阳当空,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到傍晚,太阳要落山了,天慢慢暗下去,阳气渐衰,月亮出来了,阴气较盛。

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调理十分合适。秋天应以养收为原则。

1.衣着收

南方许是多雨吧,立秋以来下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想到以前高中学的课文——《故都的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层秋雨一层凉,说是北方人念阵字,总像是念层,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秋季要及时添衣

到了白露以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很多人的肌体还处于夏天炎热惯性机制,可能还会穿着凉爽,很容易导致机体受寒。

温度高时,身体散热时出汗,腠理打开;而晚上温度大幅下降,如果人机体反应不够快速,表气不足,腠理没有闭合,寒邪入侵至腠理,就容易出现伤风感冒。那么我们在穿衣方面就要注意一些,尤其是小孩子,衣服要及时增添。

2.饮食收

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六淫中的燥邪正好对应的是大自然的秋季,燥邪的特点是易伤津液,因此秋天常常感觉到口鼻或咽喉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所以,防治秋燥是中医秋季养生的主要方法。而饮食调养方面,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为主。

孙思邈提出:秋季应当省辛增酸,因此,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甘,少吃辛辣。因为秋天气候干燥,再吃过辣的食物,就会使原本亏虚的津液更加匮乏。所以酸梅汤或是银耳羹都会是秋天的理想搭档。

都说秋后螃蟹正鲜美,中秋前后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可是在中医人眼中,蟹的药用价值是这样的——《随息居食谱》记载:“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近代,《中药大辞典》说其功用主治谓:“清热、散血,续绝伤,治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

您可能会说了,螃蟹那么好,那是不是得多吃一点啊?这个可是错误的!螃蟹虽好,但也有适合、不适合之说。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贾府螃蟹宴,凤姐吩咐丫头们:“把酒烫得滚热的拿来。”螃蟹性寒,因而需要伴以驱寒之物,热酒可敌螃蟹的寒性。

食蟹过后,贾母想先回房休息,临行前还特意叮嘱家里的小孩子,让她们不要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这也是在说螃蟹是寒凉之物,不可多食。

那什么人不能吃螃蟹呢?《本草纲目》中记载,“蟹爪,坠生胎,下死胎。”意思是活胎容易流掉,死胎有助排出。蟹爪有活血化於、消肿的功效,孕妇吃后血流更畅,造成胎动,进而流产,所以孕妇不宜食蟹。

另外,中秋节甜点丰富,现如今市场上的月饼种类越来越多,每一种馅料都让人心生向往,但也要注意啦!月饼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偏食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月饼。

秋季的饮食调养

比如,脾胃虚弱者不宜吃月饼。因为月饼的腻甘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实在要吃,也只能少量吃一点。其次,体内偏热的人也不能多吃月饼,尤其是湿热体质的人群。否则不但不易消化,还会让内火上升,出现长痘痘、便秘、牙龈浮肿等症状。

那么实在馋的慌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像古人一样吃糕点。闲暇的时候,煮一壶,拿一块糕点,掰下一块,放嘴里抿开,慢慢品,把茶香融入进去。这样做既解了馋又能让脾胃少一些负担。

3.精神收

秋季,在五脏中对应“”,五行中对应“金”,七情中对应“忧”,所以秋天容易使人产生悲伤的情感,或许是耗伤肺气,这叫“悲则气消”。古人诗词中一说到“秋”,便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或是“枫叶荻花秋瑟瑟”,亦或是“风急天高猿啸哀”,都透露着凄凉、悲寂之感,这在潜移默化之间,就让我们觉得秋天就是一个萧瑟的季节。

因此,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过度的消极情绪反而会让自己深陷其中。

殊不知,“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唐代诗人觉得“秋宵月色胜春宵”,而诗人杨万里认为“轻寒正是可人天”,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在秋季保持好心情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当下的事,不要想太多不重要的。

可以打败燥邪的秋梨膏

前面已经说到过,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燥邪的特点是易伤津液,因此秋天常常感觉到口鼻或咽喉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秋燥呢?下面推荐一个膏方,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做着试试看。

材料:雪梨8个、川贝15克、百合50克、罗汉果1个、生姜100克、大枣10枚、蜂蜜150克、冰糖200克。

梨很适合给肺补充津液

制作步骤:

1.梨洗净切片,姜去皮切片,罗汉果砸碎,红枣剪开去核,砂锅中加入2500克水浸泡2—8小时(夏天2小时,冬天最长浸泡8小时)。

2.大火烧开,改文火煎煮1.5小时,滤出药汁备用;锅中加2000克水煎煮第二遍,大火烧开改文火煎1小时,滤出药汁备用;锅中加2000克水煎煮第三遍,大火烧开改文火煎40分钟,滤出药汁备用。

3.合并三次煎煮所得的药汁,在敞口锅中大火煎煮,约需1.5—2小时,得到浓缩清膏一大碗。

4.趁浓缩药汁的时间,把川贝捣碎后,用75克蜂蜜和160克水浸泡2小时,然后中小火加热,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备用。

5.将清膏转入稍小的砂锅中,加入冰糖继续浓缩,这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糊锅,一直到锅中出现细密的气泡。

6.将之前炼制过的川贝蜂蜜液加入砂锅中,搅拌均匀。

7.凉透后兑入75克蜂蜜,搅拌均匀,装入干燥的容器中即可。

秋梨膏具有润肺,清心,止热咳,消痰水的功效。不过,秋梨膏虽好但也要辨证使用,它适用于痰多,痰少咳不出,白痰,黄痰,声音嘶哑,咽喉干燥者。而对于痰稀而薄、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也是不宜食用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收藏/分享本篇文章:
本文来自小编搜集整理,不代表健康驱动力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jkqdl.com/6806.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