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冬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从道医养生的角度出发,此时宜进补。大雪的到来,预示着寒冷的天气更进一层。冷,是这个时节的最大特点,我们经常会听到,“别着凉”、“别受风”、“多穿点”,那么这些寒气、凉气是从何而来,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寒冷侵袭呢?
天气转凉时,一旦忽视了对自己身体的保护,当寒气袭来时,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在感冒的同时会伴随着腹泻,腹痛等症状。这种症状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身体容易出现疲惫、全身乏力的现象。
关节活动困难
一到冬季的寒冷天,不少人出现关节疼痛,并常有麻木、关节活动困难的症状,这是由于寒冷的刺激,造成血管痉挛,使血流缓慢,供血量的减少,导致关节周围肌肉收缩力量下降、韧带的弹性下降,而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
头部
头部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非常重要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头部是身体的阳气最旺盛的部位,当头部受寒引起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等状况,甚至还会引起脑梗。所以冬季早晚出门的时候,尽量带个帽子,避免头部受凉。
腹部内有许多重要经脉经过,如脾胃经、肝肾经。腹部的肚脐这块,归属任脉,对女性而言,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各种胃肠道疾病。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穿短上衣,出门时带一个长外套,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喜欢踢被子的朋友,可以穿件睡衣睡觉。
足部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是在人体的末端循环,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以及热量传导到脚步需要较长的时间,供血相对较差,加之脚的脂肪层薄,御寒能力差,因此脚其实容易遭到寒气的入侵,另外,脚底的穴位与身体中的五脏六腑相关联,脚部有了寒气,那么身体中的器官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赤脚,冬季穿上厚点的鞋子,临睡前热水泡泡脚。
大雪气候干燥寒冷,气温也在下降,防寒保暖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此时,书房里的书桌上定是少不了一杯太子参黄芪红枣茶。将太子参、黄芪、大枣在热水中冲泡,淡淡的枣香充满整个房间。据《中国药典》记载:红枣性平,味甜醇,能补脾胃,用于脾胃虚弱。红枣含糖量高,产生热量大,因此特别适合在冬天食用。
【材 料】
太子参3g、黄芪5g、大枣3枚
【做 法】
1、将太子参、黄芪浸泡半小时;
2、放入大枣,开大火煮开;
3、小火煎熬20分钟茶汤有明显的香气即可。
人参当归猪心汤
我们都知道,汤,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润滑消化道、促进消化、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人参当归猪心汤是一道传统的药膳,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宁神的特点。寒冷的冬季,煲上一锅美味又营养的人参当归猪心汤,通过人参、当归、猪心组合搭配,既可以滋补身体,又可以预防疾病。
【材 料】
人参、当归、猪心
【做 法】
1、人参、当归洗净切片,猪心去肥脂,洗净;
2、把人参、当归纳入猪心内,放入炖盅内;
3、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
4、置锅内用文火隔开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
太子参山药粥
大雪节气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会使得我们皮肤干燥,体内缺水。所以大雪节气多喝养生粥和温水是去凉燥的关键。一碗太子参山药粥,有助于益气生津、健脾补肾,是食疗进补,维护健康的最佳选择。
【材 料】
太子参3g、山药10g、大米200g
【做 法】
1、将太子参、山药、大米用清水洗一遍;
2、再加适量水浸泡半小时;
3、大火烧开,再煮20分钟;
4、捞出太子参和山药打碎;
5、再加入大米和打碎的太子参和山药小火熬一小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