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大汗淋漓的孩子如何通过补气缓解自汗盗汗

家里有个“汗宝宝”是怎样的体验?大概就是孩子睡觉时,贴身的睡衣都汗津津的,摸着有一股潮气。额前的头发贴着额头,一股一股的,像动画片里的三毛一样。或者在醒着时,稍微运动一下就大汗淋漓,汗水就像珠子一样,一个劲地冒出来。此时若是凉风一吹,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这种情况在夏天其实很常见。有的妈妈以为是孩子睡觉盖得比较多,或者衣服穿得比较厚,热着了闷着了,没在意。后来渐渐发现,即使到了冬天也会这样,所以就开始担心,这样出汗是不是生病了?

从中医上来说,孩子长期睡觉时出汗,醒后就停止的这种情况,叫“盗汗”;白天动则汗出,叫“自汗”。这两种往往同时出现,就是孩子身体比较虚弱的表现,所以也叫虚汗。这时候,孩子的身体无法正常控制皮肤汗孔的开合,汗水流失的速度就可能会变快。

小孩的皮肤发育还不完善,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出汗

你知道吗?其实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它有三个重要的工作。

1.它是一层保护罩。就像人体的盾牌一样,将外界和人体内部隔离开,防止各种外邪侵入。一旦有外邪准备入侵时,人体的卫气就会赶到皮肤上,和外邪开战,人体卫气强,战胜外邪的能力就强。

2.它是一扇窗户。给身体通风,将身体的废气、湿气、浊气通过窗口呼出去,同时外界自然新鲜的空气再吸进来。“在体为皮”,就是因为皮肤和肺进行呼吸换气的功能是一样的。

3.它是一个水龙头。皮肤上的汗孔可以打开,当身体内体温过高时,温热的汗液可以通过汗孔从体内流到体外,从而散走身体多余的热气。

容易大汗淋漓的孩子如何通过补气缓解自汗盗汗

当然,小孩子的皮肤还在发育阶段,这3个功能还不够强大,纯阳又在不断满足生长的需要,处于向外发散生热的状态,孩子身体温度通常比大人高,所以更容易容易出汗,尤其是在夏天。

比如,天气过于炎热,衣服穿得多了,被子盖得厚了,容易出汗;吃奶吃得急了,妈妈逗他逗得哈哈大笑了,也容易出汗;刚出生576天以内的孩子,处在变蒸迅速生长的阶段,容易发热出汗;在刚刚开始学走路时,每天走一走的时候,或者学会走路开始跑着玩的时候,出汗更多;有的孩子先天汗腺发达,常常出汗;有的孩子情绪紧张了也容易出汗。

这些出汗的情况,如果不是大汗淋漓,且没有伴随其他不舒服的情况,其实都是正常的汗出。

从汗液生成和流失过程来看,主要是补脾气和心气

但如果,孩子在安静不动、温度适宜的环境里,仍然全身或局部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时,就不太正常了,自汗、盗汗便是如此。长期的大量出汗,会使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我们从汗液的生成和流失的过程,看看这是为什么。汗水可不是简单的身体喝进去的水直接到达皮肤,它的形成在人体内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首先,饮食中的水分通过脾气吸收转化为津液,心气将这种营养丰富的津液再融入到到血液里,血液布散到身体各处并给肺气、卫气、营气、阳气等提供营养;阳气蒸腾血液,形成了较为“透明的水汽”;水汽再通过肺气推动到达皮肤汗孔,在汗孔凝结成汗水,流出体外。

中医认为阳气、卫气等属阳,血、津液、营气等属阴,阳气蒸腾血液中的津液形成汗水,所以《黄帝内经》解释汗液为,“阳加于阴谓之汗”。这个过程经历了脾、心、肺三脏的工作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汗液的正常发散。

如果肺的环节出了问题,就是肺卫不固的出汗。肺主皮毛,皮肤汗孔的开合,需要肺气来控制,若肺气虚弱,皮肤无法正常开合。如果皮肤的汗孔只能开不能关,则汗液就像开闸一样不停流,如果只能关不能开,那么就无法出汗。一般来说,肺气虚的多汗部分以头项胸背为主。

如果心的环节出了问题,就是心气(阳)亏虚的出汗。若心气虚损,鼓动无力,心造血的能力减弱,失了血液的濡养,相应的卫气、营气、肺气等都会不足,肺气无法正常控制汗孔开合上,所以汗液会不停地流。“汗为心之液”,汗是阳气蒸腾血液中的津液而来,汗出过多会进一步损伤心阳,加重心气虚衰。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果脾的环节出了问题——就是湿热迫蒸的出汗。小孩子有一个“脾常不足”的特点,因为他们的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全,功能还不够成熟,若平时吃了油腻的肉食和过甜的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甜的食物助脾内湿气生成,肥厚油腻的食物不好消化堆积在体内郁而生热,湿热蒸腾到肌表,导致不停有汗出。过多的湿气通过汗水侵袭皮肤后,还可能有湿疹和脚汗的情况。

所以,总的来看呢,补虚的最终目的,是补足肺气卫气,让它们能够正常控制汗孔的开合。而肺气和卫气又赖于脾和心的生成的津液营养,所以首先需要补脾气和心气。

如何判断孩子是气虚自汗盗汗?

气虚通常表现为浑身没劲,动作慢吞吞的,人也很懒,没精神,不想动。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孩子总是赖着妈妈,想让妈妈抱,没力气说话。孩子胸口闷闷的,很容易累,容易喘,有时隐隐感觉天在旋转,地也在动,所以孩子走路走不稳,容易跌倒,甚至拖着鞋子走。

容易大汗淋漓的孩子如何通过补气缓解自汗盗汗

气虚盗汗的孩子睡觉时呼气快且短,脖子、头部、背部一个劲地冒汗,醒了汗就停止的。孩子夜晚睡觉时间比较长,出汗无法控制的话,往往会大量流失身体的津液,所以会伴有阴虚发热的情况,发热更加重出汗。

而气虚自汗的孩子,白天醒着静坐的时候,不爱动不爱说话的同时,身体也在不停地出汗。甚至汗出不止,汗水多到能顺着脖子流到背心,打湿衣服。

黄芪“培土生金”缓解夏季自汗盗汗

那具体怎么补脾气和心气呢?

补脾气的做法是,在脾有湿的情况下健脾祛湿,无湿的情况下补脾益气,加强脾的环节。脾胃强健了,食物中的营养才能通过脾胃吸收生成津液,心才有力气造血,肺才有力气控制汗孔开合,从而加强心、肺的环节。

其中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治疗各种气虚导致的肺卫气虚时,通常采用先强脾胃,再强肺的“培土生金”法。脾肺气足了,心气也跟着足了。

具体补气方法

黄芪是补气的要药,补一身之气。小孩子每天5克黄芪,用开水浸泡后,当水喝,对气虚自汗很有用。妈妈也想补气的话,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加量至10克黄芪泡水喝。

孩子出生就检查到体质弱,确认是气虚的问题,妈妈也可少量饮用黄芪水后哺乳给孩子,妈妈和孩子同时补气。

另外,也可黄芪搭配炙甘草,炙甘草补肺气健脾胃。以黄芪6克,炙甘草1克,这样6∶1的比例,泡水或煮水喝,每天3次,补气生津,可以很好地缓解小朋友阴虚盗汗的情况。

妈妈用的话,可以加2~3倍的量,比如黄芪12~18克,炙甘草3克。

日常饮食方面

甜食、肥肉、生冷、辛辣等容易生湿的食物,妈妈要观察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情况,适当调整,还是以反馈式喂养为主。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调节孩子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配以健脾消食祛湿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脾湿较重时,可加入茯苓利水渗湿。

运动方面

夏季不宜选择大汗淋漓高强度的运动,如果孩子喜欢踢足球、打篮球等比较激烈的运动,可以适当缩短一些时间。或者平时可选择相对平缓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郊游、打太极拳等,或者妈妈爸爸陪着孩子一起,饭后散个步也是不错的。

平缓的运动不求时间长,一般身上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了。出汗没有停止之前,不要吹冷风或空调,收汗后及时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感冒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收藏/分享本篇文章:
本文来自小编搜集整理,不代表健康驱动力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jkqdl.com/624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